最美的爱情,不是初见时的怦然心动,而是能够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,风雨同舟。
(资料图)
——写在前面
在武汉,有这样一对即将步入“金婚”的夫妻,尽管奶奶长年经受着重疾的考验,但爷爷从未想过放弃,在彼此人生的旅途中,两人始终紧紧依靠。
今天是七夕,我们一起来倾听他们之间的故事,感受一下携手走过半个世纪的浪漫爱情究竟是什么模样?
陪老伴透析了22年
清晨五点半,很多人还沉浸在梦乡时,74岁的鄢东海已经和这座城市一同苏醒。
淘米、蒸饭、切肉、炒菜......半小时的功夫,一碗香喷喷的毛豆角烧肉盖饭就做好了。“老伴吃不惯外面的,早上也要吃米饭,基本上都是我做,按照她的口味。”
打包好早餐,鄢东海又回到房间帮老伴穿衣、洗漱。由于患病多年,72岁的周碧英生活无法自理,一切准备就绪后,鄢爷爷用轮椅推着她出门了,去小区隔壁的方泰医院做透析。
鄢爷爷将周奶奶扶上病床
“今年年初,老伴病情加重,完全走不了路,之前住的房子没有电梯,就专门在医院附近租了这个房子,方便去做透析,路程不到10分钟。”路上,他给自己也买了一碗热干面。
到了医院3楼的透析室,鄢东海帮老伴脱鞋、擦手、从轮椅扶上病床,动作熟练而又小心翼翼。经受长时间病痛折磨,周碧英的身体很单薄;多年透析,手臂上青筋凸起,还鼓了几个鹌鹑蛋大小的包。
鄢爷爷给周奶奶喂饭
上好仪器,鄢东海开始给老伴喂饭,周碧英吃得津津有味。吃完后,鄢东海给她擦了擦嘴,又拿了一个温水袋搁在手臂下,这才端起自己的早餐——一碗早已成坨的热干面吃上几口。“肯定是要以她为主,搞好了我才能放心吃。”
陪老伴儿坐了十来分钟,鄢东海拜托医护人员帮忙照看一下后,竟起身准备离开,记者有些诧异,他边走边解释:“透析得做4个小时,我现在先去附近菜场买点菜回家备好,这样中午接回去后可以直接做饭,不耽误她的午饭。”
周奶奶透析途中,鄢爷爷出来买菜
鄢东海说,2001年,老伴患上了尿毒症,每周都要做透析,到现在已经22年了。“以前都是她在照顾我,现在换我来照顾她。现在一周透析3次,从不间断,基本上就是医院、家、菜场三点一线。”
和姐姐的闺蜜谈恋爱
两位老人是老知青。1970年,21岁的鄢东海通过招工分配到了武汉市一家国有微型电机厂工作,19岁的周碧英则分配到了京山市的客运站工作,两人本并无交集,但命运的齿轮却在鄢东海的姐姐努力下开始转动。
原来,周碧英和鄢东海的姐姐在同一家单位,两人关系特别好,无话不谈,看弟弟和闺蜜年龄相仿,姐姐就积极撮合两人。
“他来我们这边玩,接触后觉得这个小伙子很老实、靠谱,有好感。”
“当时姐姐喊我去京山玩,第一次见面的印象特别好!长得好看,性格开朗,主要是聊得来。”回忆起初相识的场景,鄢东海笑着说,“多亏姐姐介绍,肥水不流外人田嘛”。
老照片
就这样,相隔一百多公里的两人,开始谈起了“异地恋”,距离虽远,但并不能阻止两颗年轻的心彼此靠近。
“那会儿还没有电话,全靠书信,我们会讲各自的生活、工作,还有对彼此的思念。”鄢东海说,每次将信邮递出去后,最期待的就是收到彼此的回信,然后立刻接着写,每周都有三、四封信的往来,两年下来也累计有两百多封了。遗憾的是,这些年遗失了不少。
周碧英还打趣道,有一封信的内容,她至今记忆犹新。“可能写得太多了反而不知道再写些什么,有一次他寄来了一封信,里面就是一段表达思念的歌词,看完又好气又好笑。”
当时,鄢东海每周只能休1天,很少有时间能去京山,既然没办法照顾周碧英,他就隔三岔五去看望对方的父母。“她家就在华科里面,离我的单位也很近,每次回来后都会将叔叔阿姨的近况写进信里,也好让她安心。”
老照片
好在两人的相思之苦每个月都会有一剂“解药”。有四天,是周碧英调休回家探亲的日子。“最期待的就是那几天,我们很喜欢在华科内的林荫小道上散步、聊天,很惬意。”鄢东海说。
交往了两年,两人的感情稳定,也自然而然地步入了婚姻殿堂。但婚后头两年,仍旧和之前一样,处于分居状态。直到1978年女儿出生后,在鄢东海单位的协调下,一年后,周碧英如愿被调到了武汉,在一家幼儿园做老师。“一家人终于能够朝夕相处,非常激动。”
往后的日子,男主外,女主内,周碧英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,鄢东海则在一线努力工作,挣钱养家,日子过得虽然平淡,却也温馨。
风雨到来,更见真情
然而,一家人的平静生活却在1994年冬天被意外打破。当时,43岁的周碧英身体突然不适,腹部疼痛难忍,在医院检查得知是肾结石,并且情况十分严重。“拍了片子发现,两颗肾脏长满了石头,把输尿管都堵死了,有一个年轻医生让我们赶紧转到大医院做手术,否则有生命危险。”
鄢东海赶紧将周碧英转到了陆军总医院。“病情很严重,两边肾脏,一边萎缩,一边化脓,需要双肾开刀。”手术室外的红灯从白天亮到了晚上,一里一外,两颗心在煎熬。
出院后,周碧英靠吃中药维持了7年,可能有点后遗症,2001年,因为梗阻性肾病,她又患上尿毒症,需要每周规律透析才能维持生命。
当时,周碧英只能提前退休,鄢东海的单位效益不好,工资按时发放已是不易,这次生病,让不算富裕的家庭“雪上加霜”,经济压力陡增,但全家人从未想过放弃。“一开始一周只做一次透析,第二年变成了一周两次,还好兄弟姐妹多,大家都凑一点,父母甚至把自己的养老钱也拿出来了。”鄢东海说,无论如何,都不能让她出事。
好在2003年,血液透析纳入医保重症,鄢东海终于松了一口气。“真的是要感谢国家,省了不少钱,现在她每周做3次透析,一年下来也只要1万多。”
在周碧英生病之前,所有的家务都由她包揽,做菜、洗衣、打扫卫生......对鄢东海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。而在她生病之后,这种模式彻底转变,家里的琐事全都交由鄢东海开始接手。
鄢爷爷做的饭菜
起初,他的“笨拙”总被她“嫌弃”,菜里的盐放少了、衣服洗不干净、做饭老半天……在周碧英的“唠叨”和“指导”中,鄢东海的家务能力大有长进,不到一小时就能做出三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,家里也收拾得干净整洁。细致,是所有人对他的评价。病痛让生活换了个模样,但幸福与爱却从不变样。
这22年来,周碧英饱受病痛折磨,鄢东海也把自己“圈”在了家里,即使女儿说代为照顾几天,让他出去走一走,但他始终不放心。“听到兄弟姐妹出去旅游是有点羡慕和心动,但我是她的第一责任人,这是我应该承担的责任,能陪在她身边我就很满足了。”
透析完后给老伴穿鞋
看着老伴的辛苦“付出”,周碧英看在眼里,感动在心。“不管是上厕所、起床,只要一喊他,立刻出现,我想吃什么,他也会想方设法买回来让我吃,每次都是这样,所以贵的、难买的东西我从来不说,透析时,怕我无聊,还给我讲新闻,照顾这么久,他的颈椎也有问题,做一会儿饭就得活动一下脖子。”
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,周碧英一直担心拖累了家人,也曾有过灰心、放弃的念头。“今年年初,我的病情加重,医生费了很大的气力才抢救过来,我就跟家里人说,再有下次不要抢救了,对我,对他们都是解脱。”
但家人肯定不会同意,鄢东海一直在跟老伴强调:“放心,我会负责一辈子,爱一辈子,再大的困难,我来解决,除非哪一天我也不行了。”
周奶奶收到花后有些哽咽
七夕佳节,医院为鄢东海准备了一束鲜花,当他献给老伴时,眼角有些微微湿润。“当时结婚连订婚戒指,在一起这么久了也没送过花,也没有什么浪漫的仪式,还是有些亏欠她。”
接过花,周碧英声音已经哽咽:“这个花本来应该是我送给他,是我要感谢他,结果搞成他送我了。老伴,我知道你对我最好了,一直陪伴着我,给我最好的关心和照顾,我永远都会记在心上,谢谢你给了我们这个家一辈子的幸福。”
今年是两位老人在一起的第47个年头,鄢东海说,“希望能和她一起携手走过50年金婚,对她,我愿意一直照顾下去。”
(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益恒 王静波 实习生 赵丹丹 张蕊 通讯员 朱凌宇 袁蒙 责任编辑 骆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