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8000年前,寻找我们的“造字英雄”|汉字名家谈
来源:红星新闻    2023-07-10 20:33:10

说起河南的贾湖遗址,对此略知一二的人们,最先想到的关联词,多半是“骨笛”。自1983年起,贾湖遗址历经8次发掘,先后出土了40余支骨笛,它们大多长约20厘米、管径1厘米左右,是用丹顶鹤的尺骨制作而成,纤细小巧,优雅光滑。

贾湖骨笛这些骨笛最重要的价值是:作为全世界最早的五声和七声音阶乐器,它们有力推翻了我国先秦时期仅有五声音阶的传统认识,证明史前时期的先民们就有了可以吹奏五声至七声音阶的乐器,堪称音乐考古史上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。2021年10月,贾湖遗址被确认为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,入选全国“百年百大考古发现”。2023年7月,贾湖遗址发掘和研究主持者、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张居中应邀来到成都博物馆讲座,这场主题为《八千年前的“仓颉”们——贾湖刻符的发现与研究》,是成博大展“汉字中国——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”的首场配套讲座。

张居中在成都博物馆讲座现场张居中告诉大家,贾湖遗址的宝藏,远远不止这一批骨笛。这里出土文物的数量之多、品类之盛、制作之美、内涵之丰富,为全国其它同时期遗存所罕见,是东亚地区万年以来第一座历史丰碑和文化高峰,与同时期西亚两河流域的远古文化相映生辉,是当时最耀眼的文化明星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拥有诸多“最早”记录的辉煌史前遗址

贾湖最早就是个“假湖”,张居中笑着说,这处遗址应该就是这么得名的。此处位于淮河流域上游,是一片沼泽湿地。在中原大地的广袤平原上,一片水草丰美的湿地,可谓天赐的定居场所。

大约从9000年前起,贾湖先民们在这里筑建房屋、驯化家畜、制作陶器、耕种水稻、结网捕鱼。当时正处人类从狩猎采集向稳定的农业生产过渡的重要时期,许多“迄今最早的”记录也是这样创下。

贾湖考古遗址公园

比如,当时的贾湖先民们已经学会了酿酒——世界最早的粮食酒,以稻米为原料,以山楂为发酵料,以蜂蜜为调味料,光看原料都能想象出那酸甜可口的滋味。

贾湖人还拥有当时中国境内最早的家畜驯养(猪和狗)和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米与大豆的行为(发现了成套的农具);他们最早开始对水泽中鱼类资源进行集中管理与捕捞,有渔网等渔具。

盆形陶鼎

此外,贾湖遗址还发现了最早的陶鼎及冥器鼎罐壶组合,更有太阳崇拜的物证,以及世界最早的人类利用绿松石饰品的证据……从1983年至今,贾湖遗址历经8次发掘,面积3000多平方米,出土陶、石、骨、角、牙等各类文物6000余件,其中许多发现都带给考古界莫大惊喜与启示。

神秘刻符的“趣味解读”:八日停工!

这次来到成都的贾湖遗址出土文物,是位于序厅的贾湖刻符龟甲。这也是观众们走进展厅将看到的第一件文物。龟甲下部有一刻画符号,像是一只正在向下看的眼睛,与后来甲骨文、金文中“目”字的写法相似,距今8000余年。

说起这只“眼睛”,张居中特别骄傲——这是他亲手清理出来的。

那是1987年5月,他们在M344号墓葬的泥土里发现了一堆粘在一起的龟甲。在清理的过程中,一个个刻符陆续出现,大家也渐渐兴奋起来,商量着买酒买肉来庆祝。

“开始发现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刻符,很像现在汉字的‘八’‘工’之类,然后发现了这个笔画相对复杂的,类似‘目’的符号,让我开始相信:这些刻符不是当时人们的无意为之。”

1987年贾湖遗址发掘现场

在讲座现场,张居中还给大家讲了个有趣的小花絮:结合“八”、“工”与另一个刻符,再把这个像“目”的字当成“日”来看,他手下那些年轻的考古系学生们大呼——这不是“八日停工”吗?(贾湖先民们表示:大家可以休息一下了)

台下观众大笑起来。这种现场临时聊起的有趣细节,也是我们听专业讲座的一种额外乐趣。

如果将“八日停工”算成4个“字”的话,除它们之外,贾湖遗址发现的刻符其实寥寥无几——有些报道说是17个,也有人认为是21个,这真的很难清晰界定。

“那一行‘字’,有些笔画分得很开,是算3个字符还是5个字符?”张居中说,“我觉得都可以,只能说可以确认为契刻符号的,至少有17个。”

部分贾湖遗址刻符的复原图形

这些符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。第一类是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(这类契刻符号共有9例,占约一半的比例);第二类应属于戳记之用;第三类多为横或竖的直道划痕,可能具有计数的性质。

从西亚到东亚 古老传说中都有“造字英雄”

虽然今天的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着大量汉字——总共数万个、常用的几千个,将其视为稀松平常的存在。但这些来自悠久过去的符号,能被视为原始文字的门槛是很高的。

自从发现这些契刻字符后,他们先后请教了十几位考古界的权威专家。“张政烺、胡厚宣两位老先生都说,这就是早期文字;李学勤和高明认为,这是具有原始文字性质的刻划符号。”张居中回忆道,“更多像苏秉琦、宿白、裘锡圭等专家则表示,这只是人为记事行为,属于记号性质。”

张居中自己则相信,这些符合可以被视为原始文字,或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。“贾湖刻符的眼形、门户形等均具有象形性,与文字接近。而且贾湖刻符被刻在龟甲上,这也和殷墟时期在龟甲上刻写文字的做法一致。”

发现刻划符号的史前遗址,当然不止贾湖——7000年前的双墩,6000~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和4000多年前的龙虬庄,“这些符号的发现,表明淮河流域史前可能存在一个符号系统。”张居中说,“这个系统或许与后来的汉字没有直接的关系,但其与汉字的联系,可能通过不同的文化体系、信仰体系走向融合的过程而逐步建立。”

关于文字的起源方式,多位资深专家还曾提出这样的看法:文字是发明出来的,是由一个或一些贤者在短时期内创造的,而非在一个或多个文化群体中随时间自然发展并产生的。

来自澄湖遗址的黑陶壶上有5个刻符

在成都博物馆的“汉字中国”特展中,还有一件出土自浙江澄湖遗址的、同样有着刻划符号的黑陶罐。它属于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。

距今约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遗址中,也出土了很多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器、石器、玉器,这些符号有340余种,总数量超过750个,有的依物赋形,有的包含了抽象笔画组合,有的符号排列有序、重复出现。

目前多数专家认为,从文字发展阶段来看,良渚文化的刻画符号,一部分已经处于高级阶段,具备文字特有的表意功能。

2022年9月,在浙江平湖举行的“史前符号和早期文字学术报告会”上,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亚系教授、亚述学家拱玉书就明确提到了这一点。

拱玉书说,现在已知的发达文字,如中国的甲骨文、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西亚的楔形文字,这三种原生的古文字都没有经过长期发展演变之后成为文字的证据。

根据一份苏美尔人的古代文献显示,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字是一位英雄所造,这位英雄就是乌鲁克的国王恩美卡。

在古代中国,我们也有自己的“造字英雄”——仓颉。一个特定的传奇人物出现在文字初步成熟的节点,无论西亚还是东亚,这显然不是巧合。

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李洁

(下载红星新闻,报料有奖!)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大河玩具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75   联系邮箱:435 226 40@qq.com

回顶部